在灿烂阳光下,一排排两人多高郁郁葱葱的藤蔓中,悬挂着一串串红色、橘色、黄色的番茄果实,犹如一座“番茄森林”。这是5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在北京大兴庞各庄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宏福农业生产基地高大的玻璃连栋温室所见。
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厂化生产技术科科长、高级农艺师李新旭介绍,北京开展高效设施农业用地试点,全市已有4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工厂化温室蔬菜生产“车间”,总面积达到30公顷。采取智能工厂化培育种植番茄,每平方米产量30公斤以上,达到普通农业设施四五倍。
据了解,《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用地试点工作方案(2020年-2025年)》已正式印发,高效设施农业体现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在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北京市开展高效设施农业用地试点工作,形成用地空间合理、管理规范有序、产出效益良好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格局,推动首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11年开展番茄工厂化生产试验示范工作,在玻璃连栋温室设施条件下,以番茄为对象,通过集成环境调控、水肥控制和标准化栽培系统,配套优质品种及环境综合调控、水肥精准化管理、植株标准化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基质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了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技术模式,连续5年产量稳定在每平方米30kg以上,实现了技术数字化。
通过技术引领,近年来,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取得较快发展,单体规模达到2公顷以上的,北京大型智能温室蔬菜工厂化生产面积达到30公顷,最高示范点单位面积产量达到41公斤/平方米,今年有望突破45公斤/平方米,产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分利用效率及劳动生产率相比普通设施提高2倍以上,农药使用量相比传统生产降低55%。
针对高效设施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专业化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连续多年开展高效设施生产技术培训,先后培训技术人员200余人次,有力支撑高效设施农业生产。
据北京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农技培育生产的刘湘伟介绍,宏福农业与乐瓦德引进荷兰智能温室技术,精选以色列、美国和荷兰等的优质品种,以“匠人”精神培育精品番茄。相关系列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顺义、密云、大型等京郊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普通设施生产。两种设施下大果型番茄平均产量达每平方米15kg以上,其中日光温室支架式穗状番茄产量达到每平方米15.2kg,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蔬菜工厂化生产产业化,推动了北京设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记者 华凌)
热门